周禮
中國是傳承千年的禮儀之邦,聲教播于海外。
相傳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際,周公制禮作樂,就提出了禮治的綱領。其后經過孔子和七十子后學,以及孟子、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,禮樂文明成為儒家文化的核心。西漢以后,作為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和上古禮制的淵藪,《禮儀》、《周禮》、《禮記》先后被列入學官,不僅成為古代文人必讀的經典,而且成為歷代王朝制禮的基礎,對于中國文化和歷史的影響之深遠。
千江以周禮作為企業的禮儀,強調上下級之間與同級之間的相互平等與尊重,施禮人在行完一拜禮或三拜禮后,受禮人需同樣對施禮人進行回禮。通過周禮,培養千江人的文化涵養和個人品德素質,在企業內部形成好禮、平等、尊重的氛圍。
三拜禮禮儀
立定,挺身,莊重。
“雙手附心。”雙手附在胸腹之間,男生左手在前,女生右手在前。
疊并,兩肘與手成直線。雙手表示“與天地合其德”。天德大剛健,
大恒久,大信用,大起始。地德大承載,大包容,大豐富,大付出。
兩德兼備而各有顯。顯德可以因時因境而變化。
“扶手。”雙手向前上方推出
“高揖。”推至額頭前方,兩臂伸直。
“拜。”頭、頸、手臂皆不動,腰部下躬,深躬(90度)。
“興。”起身,雙手升至額前。
“再拜。”
“興。”
“三拜。”
“興。”
“禮成。”雙手復位,至胸腹間。
用于敬天地祖先先師,特定場合敬父母,行人生大禮。
用于集體行大禮。
一拜禮禮儀
立定,挺身,莊重。
“雙手附心。”雙手附在胸腹之間,男生左手在前,女生右手在前。
唱令:扶手、高揖、拜、興、禮成!
用于初相見,敬長禮,行家禮。只行一個。
常規大禮。